总 长:43.70m 型宽:11.00m 型 深:2.50m
航 速:18.50km/h 电池容量:1440kwh
总长46.90m 型宽7.40m 型深3.55m 设计吃水1.60m
乘客人数238人 主机额定功率 2X2013kW 设计航速28.5kn
总长:34.048M 设计水线长:30.875M 垂线间长:30.056M
型宽:5.20M 水线宽:5.20M 型深:2.00M 设计吃水:1.04M
总长:75M 垂线间长:67.9M 型宽12.5M 型深:5.1M
船员定额:20人 载客人数:835人 设计航速:18KN
总长 :119.80 m 型宽 :23.60 m 型深 : 8.00 m
航速 : 19.5 km/h 电 池 容 量 : 57600 kwh
12月28日,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十堰市应急救援打捞船“碧水丹心号” 在十堰丹江口市汉丹港起航,该船总长40米,型宽13.5米,型深3.5米,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,野外自持力为15天,是国内首艘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内河工程船舶。
“碧水丹心号”集多项创新技术于一身:先进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,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;强大的起重能力,船舶起重机具备100吨起重打捞能力,满足多种应急救援需求;高效的应急救援能力:其配备6名潜水员及先进潜水系统,提升应急救援效率等。这些技术亮点使得“碧水丹心号”在应急救援和生态保护方面具备显著优势,将成为守护库区安全与生态的坚实堡垒。
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程少江在采访时还介绍,该船要求的潜水深度和打捞深度是丹江口库区最深的地方,深度可达80米,这在国内内河打捞系统里是比较领先的。同时,为了保护水源,该船还采用了电池作为航行动力,有效降低了船舶运行中的碳排放,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,大幅减少了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,切实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为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“碧水丹心号”在十堰盛大启航, 这标志着内河工程船舶领域正式迈入新能源时代,它将推动整个行业加速向绿色、智能、高效转型升级,未来将在航道维护、工程作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助力打造更加清洁、美丽的内河水域环境,为绿色航运发展揭开崭新篇章。